查看原文
其他

"特写——当代影像的思考与实践”正式启动

CEF × 第十三屇上海双年展






近三十年来,影像艺术开始成为视觉艺术的主流形式之一,影像对生活的介入时刻改变着我们对世界观看与理解方式。作为动态的影像艺术是一种对话的产物,是思维碰撞的结果,是个人和时代的关系。影像不仅仅是娱乐,更是思想;影像是语法,是修辞,是话语实践的领域。在这里,我们共同生活。


“特写” 由实验影像中心(CEF)、第十三屇上海双年展联合策划并举办,该项目邀请国内顶级的艺术片导演、影像艺术家和相关领域重要学者进行对话与访谈,通过文字、影像、论坛、纪录片等多样形式展开,以跨学科的思维碰撞激发当下的影像艺术研究与发展,重申对话的价值和思想的魅力。





 |特|写|



特写

当代影像的思考与实践

2021.3.13-5.30

(具体场次与时间请关注后续推送)

策 划 >

实验影像中心(CEF)

 第十三届上海双年展

对谈嘉宾 >

刁亦男 双雪涛 王兵 王小鲁 王小帅 项飙

徐冰  余世存 岳敏君 翟永明 章明 朱文

(按姓名拼音排序)

地 点 >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上海市花园港路200号






 |嘉|宾|

 (按姓名拼音排序)



刁亦男|DIAO YINAN

刁亦男,1969年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文学系。他曾是先锋戏剧的代表人物之一,随后开始创作影视剧本,包括《爱情麻辣烫》《洗澡》《将爱情进行到底》等,自2003年起,开启电影导演生涯。2003年其编剧及导演的处女作《制服》获得第22届温哥华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龙虎奖。2007年自编自导的电影《夜车》入围第6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获得第23届华沙国际电影节大奖。2013年凭借自编自导的电影《白日焰火》获得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 。2019年执导的电影《南方车站的聚会》入围第7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双雪涛|SHUANG XUETAO

双雪涛,1983年生,沈阳人。出版长篇小说《聋哑时代》《天吾手记》《翅鬼》,小说集《平原上的摩西》《飞行家》《猎人》。曾获首届华文世界电影小说奖首奖,第十四届台北文学奖,第三届单向街书店文学奖年度青年作家奖,智族《GQ》年度作家奖等奖项。其小说《平原上的摩西》《刺杀小说家》(2021年2月上映)已被改编成电影。



王兵|WANG BING

王兵,1967年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1995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同年进修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王兵是是全球电影学界尤为关注的中国独立电影工作者,他执导的电影多为纪录片,此外也进行故事片、影像装置、摄影等领域的艺术创作。代表作有《铁西区》(2002)、《和凤鸣》(2007)、《三姊妹》(2012)等。王兵的电影屡次在全球顶级电影节获奖,多次入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戛纳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三大国际影展,荣获第70届洛迦诺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豹奖”。2004年选入成为戛纳电影节“电影基石”青年杰出导演,2006年王兵获得法国文学艺术骑士勋章,2012年获得巴黎第八大学的电影荣誉博士,2014年在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举办个人电影回顾展,同年被邀请参加上海国际艺术双年展。2016年,美国旧金山CCA Wattis Institute举办“王兵:三个肖像”个展。2017年王兵获得荷兰EYE博物馆艺术&电影大奖,并作为唯一被卡塞尔邀请的中国艺术家,在文献展上举办个人作品回顾放映。





王小鲁|WANG XIAOLU

王小鲁,评论家,策展人,电影学博士,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现供职于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曾为多家电影节评委和选片人,联合策展有中国独立影像展、格拉斯哥大学“电影与记忆”影像论坛(2012)、纽约大学 Real China影像双年展(2019),彼得堡—莫斯科中国市民电影展映(2018)等。出版有《电影意志》(2019,四川人民出版社)、《电影与时代病》(2008,花城出版社)、《电影政治》(2014,东方出版社)。






王小帅|WANG XIAOSHUAI

王小帅,出生于1966年,1985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作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独立电影先锋人物,王小帅是始终忠于其作者身份的大师之一。在近三十年的职业生涯中执导了13部电影,创作力持续饱满,作品常以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所遭遇的困境来反映急速发展的当下环境。凭借其强烈的个人风格,对人性的深切关注,以及坚持不懈的独立创作精神,王小帅的作品曾四次入围戛纳国际电影节,三次入围柏林国际电影节,一次入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并多次入围如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在内的其他国际A类电影节。


其电影作品《地久天长》(2019)在第6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同时摘得最佳男女主演两座银熊奖桂冠,创造了中国电影历史先河。同时,该片也摘得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女主角及最佳编剧奖,导演本人因此片二度获得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导演”、第14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导演奖、第2届北京电影学院学院奖的最佳故事片奖与电影导演奖。目前,王小帅导演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家园三部曲”第二部——《沃土》。预计该片将于2022年完成。






项飙|XIANG BIAO

项飙,1972年生于浙江温州,1995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完成本科学习,1998年获硕士学位,2003年获英国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博士。现为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所长。著有《跨越边界的社区》(三联书店,2000,2018作为“中国社会学经典”之一再版;英译版Brill Academic Publisher,2005);Global Body Shopping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2008年度美国人类学协会安东尼利兹奖。中译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自己作为方法》(吴琦合著);合编Return(杜克大学出版社 2013)。论文多篇,获2012 William L. Holland 奖等。部分文章被译成日、法、韩、西班牙、意大利语。





徐冰|XU BING

1955年生于重庆。1981年毕业中央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1990年移居美国。2007年回国,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徐冰被广泛认为是当今语言学和符号学方面最重要的观念艺术家之一。作品曾在纽约现代美术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古根海姆美术馆、英国大英博物馆、英国V&A博物馆,西班牙索菲亚女王国家美术馆、美国华盛顿赛克勒国家美术馆、加拿大国家美术馆、捷克国家美术馆及德国路维希美术馆等艺术机构展出;并多次参加威尼斯双年展、悉尼双年展、圣保罗双年展等国际展。 


 1999年由于他的“原创性、创造能力、个人方向和对社会,尤其在版画和书法领域中作出重要贡献的能力”获得美国麦克阿瑟“天才奖”。2003年“由于对亚洲文化的发展所做的贡献”获得第十四届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2004年获得首届威尔士国际视觉艺术奖,评委会授奖理由:“徐冰是一位能够超越文化界线,将东西方文化相互转换,用视觉语言表达他的思想和现实问题的艺术家。”2006年由于“对文字、语言和书籍溶智的使用,对版画与当代艺术这两个领域间的对话和沟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获美国“版画艺术终身成就奖”。2010年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授予人文学荣誉博士学位。2015年荣获美国国务院颁发的艺术勋章。


(艺术家徐冰肖像©️徐冰工作室)






余世存|YU SHICUN

诗人,学者。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湖北随州人,现居北京。做过中学教师、报社编辑、国家官员、志愿者。曾任《战略与管理》执行主编,《科学时报》助理总编辑。主持过十年之久的“当代汉语贡献奖”。


已出版作品:《非常道:1840-1999年 的中国话语》《老子传》《人间世: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家世》《大时间:重新发现易经》《立人三部曲》《一个人的世界史:话语如何改变我们的精神世界1900-2000》《东方圣典》(合编)《先知中国:中华文明轴心时代的伟大智者》《时间之书:余世存说二十四节气》《微观国学》《节日之书:余世存说中国传统节日》《己亥:余世存读龚自珍》等。






岳敏君|YUE MINJUN

1962年生于黑龙江省大庆市,1985年就读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曾多次参加威尼斯双年展、上海双年展等国内外重要展览,并在海外多次举办个人作品展,现工作居住于北京。


岳敏君是中国当代前卫艺术的重要人物,在近10年来的创作中,他以其鲜明的形象和风格特征在中国当代艺术界里占有独特的位置。





翟永明|ZHAI YONGMING

诗人、作家、文化品牌“白夜”创始人


1981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6年离职,后专注写作。1998年于成都创办文化沙龙空间“白夜”。著有诗集、诗文集《女人》《在一切玫瑰之上》《称之为一切》《终于使我周转不灵》《十四首素歌》《行间距》《随黄公望游富春山》《最委婉的词》《毕竟流行去》等多部作品。作品被译为英语、法语、荷兰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德语等,并在上述语系国家发表出版。


2012年获意大利“Ceppo Pistoia 国际文学奖”,同年获得第三十一届美国北加州图书奖翻译类图书奖,2013年获第十三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杰出作家奖”。2019年获第四届上海国际诗歌节“金玉兰”大奖。






章明|ZHANG MING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教授 上海蛮草电影工作室创始人 


导演编剧多部电影作品,如《热汤》《冥王星时刻》《她们的名字叫红》《郎在对面唱山歌》《新娘》《爱情狗》《巫山之春》《结果》《巫山云雨》等。


入围包括戛纳、柏林、东京、都灵、釜山、温哥华、洛杉矶、鹿特丹、香港、上海等诸多国际电影节,并获得“华语传媒大奖”「年度导演」大奖、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传媒大奖评委特别奖”、以及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浪潮”金奖、都灵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堂.吉柯德”国际电影联邦奖、温哥华国际电影节“龙虎” 金奖等数十项荣誉。


亦曾担任韩国釜山、阿根廷布宜若斯艾利斯、中国导演协会年度表彰终审评委;First青年电影节评委、北京New Era青年电影季评审主席、86358电影周评审团主席 、两岸IM青年电影展评审、世界短片电影节基金评审主席等。






朱文|ZHU WEN

著名作家,编剧、导演。著有小说:《我爱美元》《达马的语气》《弟弟的演奏》《什么是垃圾,什么是爱》等,作品入选大学文学教材,被翻译成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日语等多种语言在全球出版发行。


导演电影作品有:《海鲜》、《云的南方》、《小东西》,曾获国内外众多电影奖项。如:5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第二十三届南特三大洲电影节“最佳导演”、第5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NETPAC奖”、第28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火鸟金奖”和“费比西奖”、上海国际电影节首届“亚洲新人奖最佳导演”等。担任编剧的电影有:《巫山云雨》、《过年回家》、《跟我前妻谈恋爱》等。







 |策|划|



实验影像中心 

CENTRE FOR EXPERIMENTAL FILM


实验影像中心(Centre for Experimental Film,简称CEF),是一个致力于影像展映与研究的机构,也是一个专注影像实验的资料馆。通过在线电影院,实验影像中心定期上映艺术影片,邀约策展人策划和梳理展映专题,并为影像作品建立数字化的档案。与此同时,实验影像中心积极联动线下电影院,连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影像活动及各大电影节,促进影像展映的多重渠道交流,构建影像研究的多元文化生态。


除此之外,实验影像中心还将长期支持影像的创作、出品、制作等,包括继续对“未来未来——青年实验影像计划”、“艺术家的电影”的支持。



The Centre for Experimental Film (CEF) is a platform dedicated to art film screening and study, with an archive focusing on digital image research and documentation. Through the section Online Cinema, CEF programs art film and video screenings periodically, inviting professionals to curate screening series and documenting works in the digital archive. CEF collaborates with offline cinemas and has an active presence in regional and global film festivals, promoting a multichannel exchange on film and constructing a multicultural hub in experimental film study. 


In addition, CEF is committed to supporting the production of artistic films and videos, including on-going projects such as "Future, Future - Young Artists' Experimental Film Project" and "Film by Artist" programme.







第十三届上海双年展

THE 13TH SHANGHAI BIENNALE


“水的流动与翻涌不仅维系着我们身体的运转,也将我们与其他身体、与人类之外的世界相连。”

——阿斯特里达·奈伊玛尼斯


从2020年11月10日到2021年6月27日,第13届上海双年展将以“水体”为名,在跨度8个月的时间里向观众讲述水作为生命的源泉如何超越地域,将个体相连;探讨不同群体如何在交融中形成;同时,召集艺术家超越个体,超越国界地思考互联协作的新形式。


谈及此次主题,主策展人安德烈斯·雅克表示:“从细胞到人,到人与人的连接;从管道到腮室,到实验室,到气候变化,本届双年展的灵感来自于这些跨种群的联盟。从一次呼吸到一个生态系统的构成,我们是如此地相互连接,相互依赖,相互牵动。面对全人类共同经历的挑战,本届上海双年展将通过挖掘多样的流通和交融形态,证明人与人的关联和不可分隔。”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学术委员会轮值主席费大为表示:“第13届上海双年展是在特殊的疫情时期开展筹备工作的。面对千变万化的世界,‘水体’不仅让自己变得更加柔软,并且力图找到挑战传统展览方式的契机,迂回前进,到达以往的展览形式所不能到达的地方。更重要的是,这次展览具有十足的实验性质:在不断变化的全球形势面前,策展将不断探讨自我变化的可能性。”


本届双年展的主题与上海独特的历史与地理条件息息相关。长久以来,上海便是各种流动性场域的汇集之处。这座城市地处黄浦江和长江交汇处,邻近人工开凿的京杭大运河,其发源史与青藏高原的冰川融水紧密相连。冰融形成的水源从五千米高地疾驰而下,直抵东海海平面,6300公里的长江干流所裹挟的种种沉积物颗粒经过新陈代谢,最终孕育了长江三角洲(中国最肥沃的农耕区之一)里可食用的作物,悬浮在水体中的矿物和有机物也由此化作新的身体。水流重塑了地理环境,也为生命带来新的活力,而这一切并非顺畅无阻,没有冲突。本次主题也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历史相呼应。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前身为南市发电厂,是上海最早建成的电力枢纽之一,曾为黄浦江畔的工业、经济和基础建设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加速着整座城市的生产与人员流通。


第13届上海双年展将为知识的生产与传播提供一个多样化的平台,搭建不同学科、情感与智能息息相通的实践生态系统。借助与上海以及国内外线上线下渠道的紧密合作,本届双年展力图破除艺术的自给自足,推动艺术与科学、与技术、与社会建构及精神模式之间的互动与交融。



The flow and flush of waters sustain our own bodies, but also connect them to other bodies, to other worlds beyond our human selves.

—Astrida Neimanis


For the first time, the Biennale will operate as an eight-month, evolving, “in crescendo” project conceived as a collective undertaking by artists, activists, and institutions, and unfolding in three phases between November 2020 and June 2021, challenging the usual art biennale format. To realize this ambitious proposition, Jaque is working closely with a curatorial team consisting of YOU Mi, Marina Otero Verzier, Lucia Pietroiusti, and Filipa Ramos.


Titled 水体 Bodies of Water, the 13th Shanghai Biennale will advocate for processes of planetary re-alliance relying on transspecies collectivity. Exploring forms of fluid solidarity, the Biennale will convene artists to think beyond human-centered and nation-based narratives, connecting the discussions of bodies with those of the environment.


Chief Curator Andrés Jaque says: “From the depth and tempo of a breath to the evolution of an ecosystem, the Biennale will reflect on how collectivities are made tangible and bodied in wet-togetherness, exploring diverting forms of aqueousness. Beyond the confines of flesh and land, the curatorial proposal considers how discharging, breathing, transfusing, flushing, and decomposing are ways in which bodies exist together.”


The president of the PSA Academic Committee, Fei Dawei states: “The preparation of the 13th Shanghai Biennale took place during the uncertain times of a health crisis. ‘Bodies of Water’ presents itself in fluid forms to accommodate the ever-changing reality, while finding ways to confront conventional exhibition-making methods. The Biennale strives to reach a place previous exhibition forms could not access. More importantly, this exhibition is utterly experimental: in the face of the changing global conditions, curatorial practices will continue to explore the possibilities of self-renewal.”


The Biennale is engaging with the history and geography of Shanghai, a long-standing arena for liquid territorial bodies, and the site for this Biennale. The city is intimately connected to the 5,000-meter descent to the East China Sea of Qinghai-Tibet Plateau’s meltwaters located at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Huangpu and the Yangtze Rivers, and in the vicinity of the human-made Jing-Hang Grand Canal. Particles dragged from up to 6,300 kilometers sediment are metabolized by edible plants at the Yangtze Delta, China’s most fertile agricultural site. Mineral and organic matter, travelling suspended as part of bodies of water, is then rebodied. Water flowing reconstructs geographies and vitalize organisms. Not without struggle.


The Shanghai Biennale, the oldest art biennale in China, will ultimately interrogate its own situation at PSA, a former coal-electric plant that fueled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the Huangpu River, a cauldron of accelerated production and bodily mobilization.


This edition will nurture art as an ecosystem of practices closely connected to different forms of human and non-human knowledge, sense, and intelligence. In close collaboration with Shanghai’s universities and networks of independent art spaces and activism, the Biennale will build on art’s interdependency with science, social constructs, technology, and modes of spirituality. Rather than presenting art as autonomous, it will provide a platform to acknowledge the diversity in which research and knowledge-making happens and is disseminated. 






 |地|点|



PSA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POWER STATION OF ART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成立于2012年10月1日,是中国大陆第一家公立当代艺术博物馆,也是上海双年展主场馆。


作为新城市文化的“生产车间”,不断自我更新,不断让自身处于进行时是这所博物馆的生命之源。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正努力为公众提供一个开放的当代文化艺术展示与学习平台;消除艺术与生活的藩篱;促进不同文化艺术门类之间的合作和知识生产。


Established on Oct. 1st, 2012, the Power Station of Art (PSA) is the first state-run museum dedicated to contemporary art in China. It is also home to the Shanghai Biennale.


And as Shanghai’s generator for its new urban culture, PSA regards non-stopping innovation and progress as the key to its long-term vitality. The museum has been striving to provide an open platform for the public to learn and appreciate contemporary art, break the barrier between life and art, and promote cooperation and knowledge generation between different schools of art and culture.











[ 点击进入 ]









实验影像中心(Centre for Experimental Film,简称CEF),是一个致力于影像展映与研究的平台,也是一个专注影像实验的资料馆。通过在线电影院,实验影像中心定期上映艺术影片,邀约策展人策划和梳理展映专题,并为影像作品建立数字化的档案。与此同时,实验影像中心积极联动线下电影院,连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影像活动及各大电影节,促进影像展映的多重渠道交流,构建影像研究的多元文化生态。


除此之外,实验影像中心还将长期支持影像的创作、出品、制作等,包括继续对“艺术家的电影”的支持。



The Centre for Experimental Film (CEF) is a platform dedicated to art film screening and study, with an archive focusing on digital image research and documentation. Through the section Online Cinema, CEF programs art film and video screenings periodically, inviting professionals to curate screening series and documenting works in the digital archive. CEF collaborates with offline cinemas and has an active presence in regional and global film festivals, promoting a multichannel exchange on film and constructing a multicultural hub in experimental film study. 


In addition, CEF is committed to supporting the production of artistic films and videos, including on-going projects such as the Artist Film programme.



/ 出品赞助/

在线文化艺术(深圳)有限公司

北京艺述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Presented by & Lead Sponsor /

Art Films Online [Shenzhen]

Art Films Production [Beijing]





了解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